找到相关内容42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出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应身佛来,我们作观想,这是能感的心,有感就有佛来应,这叫感应道交n作观想,是修行,要修作一尊佛出来,这是“是心作佛”,把佛修作出来了,是心就是佛了,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,所以叫...念念不忘也,如此久久念心纯熟,自然感应,见佛全身。此法最为上,谓心想佛时,此心即是佛,又过于口念也,身后必上品上生。   唐启芳、圆果二人作观想法,只五月,自觉身到净土,见佛闻法。   《弥陀疏钞》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高邮宗教情况

    宗教政策,村民自主修庙一座。有前殿和后殿、东西厢房,似农家四合院,后殿供供释迦牟尼、消灾延寿药师、阿弥陀佛三尊佛,东西厢房各供观音、地藏一尊,前殿供有弥勒、韦驮。2003年上海蟠龙庵通朋法师受佛感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52890507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着 善,则必能与佛菩萨道交感应。孟子在论立命之学时,曾说“夭寿不二,修身以俟之。”云谷法会禅师解释道:夭与寿,本 为对立之两极;但当狂心顿歇、不起妄念之际,善恶无业,报应无缘,孰为夭?孰为寿?一 切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“最”

    以龙城为都建立三燕政权,三朝开国皇帝慕容皝、慕容垂、冯跋都崇奉佛教,建龙翔佛寺,涌现了释昙无竭等七位高僧,佛教盛极一时。   隋唐时期,据隋王邵在《舍利感应记》中记载,隋文帝在即位前从一位印度僧人...

    孟昭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1790695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佛法身,遍一切处,感应道交。   阿弥陀佛,无量寿,无量光,我们个个都有无量寿、无量光,只要真实修行,就可以做到,参!   十月十九日开示   六祖再黄梅得法,南行到大庾岭头,与慧明说法一事,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五戒是良医--妙莲老法师讲述

    分力,就得一分自在,佛法就是能够安慰你的心。要想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,不可没有至诚心,诚之至极,佛陀的福慧皆能得。一分诚敬一分感应,大家要好好发菩提心,才能得到上品清净戒。 佛家的五戒——杀、盗、淫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191022.html
  •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,不要错过--明华居士

    一生都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!大家可曾见到这世界上,位列首富的,又有那几个是历代风水高人们的后人?似乎没有啊,是不是? 这是因为,历代的大师们,都绝对明白因果报应之理,正如《太上感应篇》上说:「祸福无门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691030.html
  • 谈心的秘密--星云法师

    反观邻人,一点也不像盗窃。我们对人产生了猜忌,彼此之间就形成了隔阂,不能沟通;我们对于真理生起了疑虑,真理怎能流入我们的心田,感应道交呢?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佛法如大海,唯信能入。&rdquo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4191038.html
  • 神会与妙悟

    时常常用神会来形容。东晋末年画家王微在《叙画》中谈到绘画之乐时感叹:“披图按牒。效异山海。绿林扬风,白水激涧。鸣乎!岂独运诸指掌,亦以神明而降之。此画之情也。”王微所说的“以神明降之”,也就是神会感应的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,一回到此便能够净其业障,因一切业障亦是心之有所执有所取,取执不化所成者,业并不是一实有之物,而而是一物势,是一心灵意识的执着性所挂搭感应执取而成的妄构之物。离缘而出,自是业销,而还归于空无的境 地。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